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新闻

砥砺奋进立德路,矢志不渝树人心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泰州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自评报告

发布者:huanet    添加时间:2022-10-14        附件下载:点击下载

泰州市教育局:

根据江苏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泰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评价方案的通知》精神,对照《泰州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评价指标》,我校对近五年的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与自评工作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创建于2002年5月, 2006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15年4月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21年4月成功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2021年跻身泰州市首批10所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校行列。

学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较高文化品位,2016年被评为“泰州教育20年泰美校园”。占地面积9968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3.02平方米;建筑面积51001.3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6.68平方米。学校现有45个班,学生2317人,教职工309人。专任教师302人,学历均达标,师生比为1:1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含在读)者62人;中学一级教师127人,中学高级教师120人,正高级教师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者共249人,占教师总数的82.45%;特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泰兴市级以上三级骨干教师92人。

学校连续12年获得泰兴市普通高中办学绩效综合评估一等奖。先后获得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泰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表彰、奖励和荣誉。

(二)自评工作情况

8月25日收到泰州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我校进行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评价的通知文件,学校于8月26日召开校务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认为本次督导评价是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学校把接受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日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科室级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相关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8月29日,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传达、研习督导评价指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的迎评氛围,号召全校教职工强化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提升使命感,积极参与到迎评工作中来。

学校根据《泰州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评价方案》,确立了“全面参与、保质保量、序时推进、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制定方案,明确分工,强化职责,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抓好迎评工作,在客观总结五年办学实践的同时,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泰兴市教育局领导对我校迎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到校精心指导迎评工作。

二、主要成绩和特色

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教育大会和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着力提升办学品质。师生员工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一)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办学方向坚定正确

1.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1)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常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固定+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赴杨根思烈士陵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学习强国”“纪法周周练”等平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教职工思想状态调研,创新工作方法,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表率,争做示范。推进党的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2019年,学校党总支被中共泰兴市委表彰为泰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学校党总支被评为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刁晓娟同志被表彰为泰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政领导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健全党组织对学校工作领导的制度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2022年8月,我校实行党总支书记、校长分设,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政领导沟通协调机制,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学校党总支被中共泰兴市委表彰为泰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学校党总支被评为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刁晓娟同志被表彰为泰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办学方向坚定正确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让每个人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理念、“面向全体的基础教学,基于问题的有效导学”的教学理念、“重精细,求精致,创精品”的管理理念、“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发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践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学校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让人放心、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优质高中,实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

(2)切实加强“三风”建设。以“崇德·精业”之校训、三高校标等为重要载体,将“三风”培育工作融于校园环境、教育教学管理、主题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一日常规之中,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和管理水平提升。“求实、求精、求新”的校风、“爱生、爱校、爱读”的教风和“乐学、勤思、善问”的学风为广大师生自觉践行,为社会广泛认同。

(二)办学条件保障充分,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办学条件保障充分

强化学校条件保障建设,办学经费满足办学需求。按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各学科专任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图书馆、实验室、卫生室等工作人员胜任,有中级以上职称。

(1)基础设施完备。校舍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要。理化生及通用技术实验室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验室被评定为“江苏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教育教学设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标准,并适时更新。图书馆具有省一级资质,藏书147427册,生均63.6册,年生均购书1.1册。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和各类体育场馆充分满足学生开展活动的需要,体育场地设施达到《江苏省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标准》。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和教育教学各类建筑物等配套齐全、安全卫生。学校食堂达到“食品卫生A级单位”标准。

(2)建成智慧校园。学校2021年被评定为“江苏省智慧校园”,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设施完备、配置先进,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校校通”覆盖率达100%,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师数与网络环境下教师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1。学校建有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配备校园广播、电视。推进校园网络建设,致力于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校治理模式、课堂教学范式,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科研、管理云服务,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有效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融合,积极推动“泰微课”的制作、筛选和应用工作,探索“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被表彰为泰州市“泰微课”资源建设先进学校。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建设、引进、购买等方式,建设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整合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共享。

2.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加强领导班子及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魂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完善教师激励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生、家长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满意度高,教师职业状态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及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端正、教育理念先进、业务能力精良、工作作风扎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群众测评满意度高。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注重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感。积极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引导教师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完善师德考评与监督,严格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建立通报警示教育制度,实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效,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成为教师的共同追求;教师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衣着整洁得体,严于律己,廉洁从教。师德师风得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满意度高。学校先后涌现出泰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王巧凤,泰州市优秀教师妈妈叶爱明、黄婷,最美泰兴人顾德胜、符凯,泰兴市特级班主任刘晓玲等一批先进典型。

(3)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优化教师培训课程,创新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研、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推动教师自主学习和研修方式变革。支持教师参加相应培训,落实教师5年内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每年教师培训费用不低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遵循教师发展规律,促进教师成长,加强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形成发展共同体,学校管理人员结对服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培育“读书去匠气,研究添师味”的良好风气。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青年教师和后备骨干教师培养,提升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走班教学管理、学生发展指导、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以及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学历提升,聘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组织教师到扬中高级中学、响水中学、清江中学、上冈中学、沙溪中学等重点高中交流探讨教法学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基本形成。我校有46位教师入选泰州市、泰兴市各科名师工作室成员。近五年,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359人次。在2021年11月举行的泰兴市高中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中,我校98位教师获奖,其中23位教师获特等奖,获奖人数均位居全市第二;数学组周建老师获得全市唯一的满分。

(4)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完善教师激励体系,注重精神荣誉激励、专业发展激励、岗位晋升激励、绩效工资激励、关心爱护激励。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人文关怀,关心教师思想状况,关心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解决教师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完善教师岗位设置、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考核评价和待遇保障机制,树立正确激励导向,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突出全面育人和教育教学实绩,评选表彰功勋备课组长、功勋班主任、功勋教师、功勋职工,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职业幸福感。完善绩效分配办法,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将教师参与考试命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名师引航,新秀绽放。学校现有省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2人;泰州市名校长1人,泰州市名教师2人;泰州市骨干教师37人,其中泰州市学科带头人以上13人,泰州市教学能手13人,泰州市教坛新秀11人;泰兴市级骨干教师50人。泰州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及泰兴市高中数学、生物和政治名师工作室先后落户我校。优秀的名师团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形成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学校管理精致高效

积极探索基于新时代教育要求的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以精致管理为突破口,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构建具备现代化特征的学校内部治理新模式,提升治理水平。

1.发展规划实施顺利

学校办学目标明确,立足学校实际,具有前瞻性和适切性。重点项目行动方案融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有常态监督、中期检查、终期绩效评价机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经多方论证,思路清晰,措施扎实,保障有力。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全面达成“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向泰兴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规划科学合理,涵盖全面,重点突出,制定过程民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符合法定程序,得到教职工认可。“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顺利,达成度高,成效显著。

2.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1)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以国家教育法规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依据,结合实际,制定《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章程》,完善学校章程执行机制,规范议(办)事的规则及程序。建立健全覆盖党务、校务、德育、教务、科研、总务等各类资源、各个群体和各个方面的《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管理制度汇编》《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岗位责任制度汇编》《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各类人员岗位工作规范》和考核奖惩细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师生员工普遍认可学校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运行顺畅。

(2)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人防、物防和技防等措施到位。制定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强化法纪教育,有效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发生,被表彰为江苏省平安校园、泰州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泰州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泰兴市安全教育先进学校。

3.依法治校规范办学

(1)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办学行为规范,无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行为。规范体育特长生招生,主动公开招生办法和录取结果。法纪教育有效,制度执行有力,学校未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和违法违纪案件,被表彰为泰州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2)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制订课程实施规划,规范使用审定教材,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类国家规定课程,特别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理化生实验等课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评价导向,坚持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考试升学与发展素质教育的关系,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结果之一,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不公开考试成绩排名,不因考试成绩等因素歧视或放弃学困学生,加强对需要特别照顾学生的关爱帮扶和心理辅导。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加强学生手机、睡眠、读物和体质管理,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

(3)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有效保障教师对学校重要工作和事项的知情权、审议权和参与学校发展的民主权利,认真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4)执行公开公示制度。执行校务信息公开制度,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依法依规对学生实施奖惩,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学校公众意见收集渠道畅通。

学校被表彰为泰州市法治校园、泰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先进)校。

4.精致管理提升效能

(1)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为解决条(学科)块(班组)分割、层(科室)级(年级组)脱离的问题,根据“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指导思想,实行条块结合、线面并举的级部管理模式,构建“校级领导联系制,年级部负责制,处室具体指导”的管理运行系统,管理重心“下移”,管理力量“前置”,既提高了效能,又锻炼了队伍。

(2)强化过程性精细管理。学校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在目标引领、督查落实、评估激励三环节上实施精细管理,做到目标责任细化、督查措施硬化、考核结果量化。对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每项工作、各个环节,我们都明确了精细化的要求;学校、年级部、备课组、班主任每周都有翔实的工作安排表,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巡课、听课等常规教学检查和课堂教学评价等制度;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周参加教学例会制度化,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工作常态化,保证了教育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

5.家校社会协同育人

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完善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校园开放日、资源合作、议事咨询等方式,联合家长、社区代表及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学校治理,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优化育人环境。

(四)课改教改深入推进,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1.课改教改深入推进

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强化课程建设

①完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发展规划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适应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特点,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有明确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标准和开发更新制度,形成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更新、评价机制完善,已开发国家情怀、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等门类近40种校本选修课程。形成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学科课程层级化推进的课程体系,使不同层次、不同特长和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多样化的发展。2017年,朱秀锋老师开发的《生态文明》获得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2018年,学校成功建成泰州地区唯一的生物学科类的省级课程基地——江苏省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课程基地。

②规范课程管理。规范提供高考选科组合,严格实施学生选科指导制度,尊重学生选择,不违背学生个人志愿组织要求学生普遍选考特定科目,坚决避免功利化选科选考。完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强化任课教师管理责任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高一年级起根据学校选修课程开展选课走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计划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智能化。

③注重实践育人。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发展纲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利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及泰兴市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黄桥镇祁巷村“小南湖”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泰兴市武警消防支队等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以及研学实践、职业体验、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探究合作的能力。2021年,我校田径社团被评为泰州市普通高中学校体育艺术“一校一品一特色”体育品牌项目,“生活中的生物科学”社团荣获泰州市优秀科技社团称号。

(2)优化教学实施

①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学校领导主动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改革前沿动态,积极深入课堂,带领教师开展学情分析、课程整合、学习评价等研究,破解教学难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培育教学改革典型,引领教学改革方向。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和策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积极学习应用优秀教学成果和信息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注重采取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和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②探索适合的教学策略。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注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注重采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尊重学生差异,关注教学公平。立足校情生情,深化“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学科教学改革。各学科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施实施“基于问题的有效导学”“面向全体的基础教学”,注重课堂引导与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2017年11月,《江苏教育报》以《问题式教学:让大课堂精彩飞扬》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3)加强质量监控

完善质量监控机制,注重教学诊断与改进。加强内部督导制度建设,发挥内部督导教学诊断作用,针对学科学段特点,统筹课程、教学、考试等环节,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注重收集师生、家长反馈意见,定期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综合运用各类质量监测信息、数据,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作业和命制试题,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建构了具有三高特色的教科研机制,以课堂为载体,教学、教科研一体化,关注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亮点频现。近五年,承担省级课题17项,已结题9项,在研8项;泰州市级课题14项,已结题10项,在研4项;泰兴市级课题27项,已结题22项,在研5项;教师发表论文245篇,论文获奖177篇。

学校连续三届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审榜上有名,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泰州市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两项。学校被表彰为泰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2018年和2020年连续两届获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殊荣。

丰硕的教科研成果,有力地助推了教师的发展,也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育人方式深度变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第一使命,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可持续发展。

1.始终坚持德育为先

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将政教处更名为德育处,制定并有效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具体工作方案,健全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制度,开发德育课程,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德育融合,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积极态度、有明亮心灵、有丰富生活的学生。

(1)健全德育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德育工作规定,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2)丰富德育活动载体。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制定德育计划,确定德育内容,统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三友》校报等德育阵地作用,通过升旗、入团等仪式活动,结合学生入学、毕业、成人等重要节点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赴泰兴市“三馆”、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安轮烈士纪念馆、朱东润纪念馆、刁家网独立支部旧址、杨根思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参观,加强爱党爱国爱人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德修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行为习惯,提高文明素质,健全高尚人格。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校举行了系列庆祝活动——“强国有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大赛、“盛世中华,大美中国”书画比赛、“牵梦诗华 赓续初心”诗歌朗诵会、“燃烧青春 礼赞祖国”国庆70周年晚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祖国的伟大。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举行了“最美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队伍结构。制订班主任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交流。积极开展德育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成果,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

(4)加强德育课程管理。落实好德育课程育人目标,提高德育课程质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强化课程实施监管,统筹利用教育资源,加强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国际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1)重视体卫艺劳教育

①体卫工作

加强体育工作。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引导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定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改进体育教学方式,上好体育课和课间操,有效保障并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建立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举办全员参与的运动会、跑操比赛、篮球比赛、趣味体育竞赛。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业余体校。

加强卫生工作。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按要求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与食品安全及青春期保健等教育;做好眼保健操,开展学生视力不良等疾病的防治教育,有效控制学生近视新发率。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引导学生建立良好饮食和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设立心理咨询室,教师持证上岗,科学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中,尤其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被评为泰兴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

②美育工作

开好艺术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好艺术类课程,配齐教师,保障艺术教育器材、场地。积极开发具有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爱好和素养。

丰富艺术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普及开展。建立学生艺术社团,发展学生艺术特长。每学年举办校园文化节,为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搭建平台。

③劳动教育

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强化劳动观念,树立崇尚劳动的文化风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劳动,重视劳技课程建设及与多学科教学活动整合,注重家校合作,拓宽劳动教育途径,保持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

(2)开展国际教育交流

①重视国际文化理解教育。通过宣传橱窗、《三友》校报、校园网等,收集、传播国外教育教学信息,借鉴世界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以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多元国际视野、学会共存、懂得尊重、跨文化适应能力,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能够为世界和平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世界公民。

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与境外教育机构及同行联系、交流和合作。2022年5月,我校与台湾新北高中结为友好学校,两校部分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交流活动,加深了两岸青少年的友谊,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学校先后选送朱秀锋、陈伟、刘建飞、张文娟等多位教师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习考察,积极吸收国际教育的发展成果。加拿大艾奇蒙特教育集团暨爱尔顿高中代表团、英国白金汉大学代表团、美国友人Mr.Don Wade等先后来访。为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发展潮流,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着力拓宽培养途径,努力形成多渠道升学、多样化成才的办学模式。学校已与美国加州南麓私立学校、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结成友好学校,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有学生利用假期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修学旅行,也有学生在高中学业完成后即赴国外留学或接受正规培训,从全球化高等教育的更广空间去选择适合的大学,提升入学层次。

(3)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把生涯规划教育贯穿高中三年教育全过程,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明确指导机构和工作职责。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指导教师培训。立足聚焦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下发学习材料、开展职业体验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社会理解、学业发展、健康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有效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4)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常态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落实评价工作规范要求,严格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评价程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发展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兴趣特长,突出学生个性特点和主要事迹。建立健全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复议、记录审核等监督保障制度,确保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充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六)办学特色初步彰显,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1.办学特色初步彰显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以多元协同发展理论为指导,确立了“‘满园树香’的生态校园、‘终身书香’的人文校园、‘协同发展’的和谐校园”的发展愿景,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将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目标融入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关注师生的发展,拓宽师生同步协同发展的通道,助力师生全面提升,使践行“让每个人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成为行动自觉。经多年孜孜以求、不断积淀,学校“人文精神引领,多元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初步彰显。

(1)人文精神引领

校园环境启迪人文。注重物型文化建设,整修“百树广场”,修缮主题绿园,增设景点小品,对校园绿化格局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发掘树种花卉的文化意义,增设宣介标识,让每一种植物都成为知识源,提升绿化的人格寓意、文化品位;为校内建筑路桥立意命名,使生态的物化树木建筑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挥隐形的精神育人功能,濡染、提升学生精神品格。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了让校园文化充分彰显人文特色,我们从不同层面着手思考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场所文化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立德树人的课程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内涵,逐步形成学校的人文精神内核和校园文化的“中心磁场”,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放阅览室,成立文学社团,开展“读书节”“读书报告会”及阅读经典等读书活动,营造“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加强年级和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展、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今年我十八岁”“十大网络语言”等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掘校内校外资源。通过宣传推介全国公安模范沈卫平、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建磊、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朱琪等优秀校友的学习成长经历,邀请校友代表“江苏省希望工程特别贡献者”任冬琴、家长代表“全国劳模”凌建军、“中国好人”封红年国旗下讲话,举办泰兴籍盲女音乐家吴晶故事分享会、残奥会冠军张变事迹报告会,承办“厚德•传承——‘大师牵小手’名家讲座校园行”及“学做人,会作文”专家讲座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自省、精神上自立、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理”,激发成长内驱力,拓展生命长宽高,永做更好的自己。

(2)多元协同发展

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我们致力于为全体师生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引领师生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追求学生的“个个求进步,人人有提高”。我们基于本校教育对象“目前并非最优且相对发展滞后”的现实,着力引导学生在现有的不同层次和基础上,确定不同的、适切的发展目标。“不求最佳起点,必求理想发展”“现在我也许不最优秀的,但绝对是最努力的”等系列“校长寄语”不断地启发自知,激发自信,引领自强。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关爱学困生,鼓励希望生,培养特长生,拔高优秀生,所有的学生在校都思想上都有所进步、学业上都有所发展、目标上都有所归宿。优秀生、进步生、特长生、守纪模范生等评选取代了量小面窄的“三好生”评选,使更多学生拥有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积极分化的良性态势,从而在全校营造了互学共进、“水涨船高”的和谐环境,为各类学生全面提升素质、达成自身的不同发展目标,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特出”的教育愿景提供了有力保障,90%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三年的纵向位序有了大幅提升。学校近年来涌现出了江苏省三好学生张潇凌、泰州市美德少年陶星彤、泰兴市“读书之星”吴思怡等一批优秀学子。

追求教师的“铸师魂,强师能”。激发教师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追求完美的个人职业发展生涯。教师队伍得到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优秀教师在省市教学竞赛和评优评先中获奖,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学校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追求学校的“特色品牌,卓越一流”。校长以第一形象担当第一责任,党员干部在一线创第一品牌,人文情怀成为教师精神家园的第一要素,教师言行示范成学生的第一读本。“三高现象”,引起教育界及社会的“特别关注”。

2.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办学质量不断提高。2010—2021年连续十二年蝉联全市办学绩效综合考核一等奖。近五年,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均超过98%,本科平均上线率达90%。2021年高考,袁晨旭同学总分达606分。我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综合素养大赛,捷报频传,在县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330余人次。2021年,周睿同学获江苏省化学奥赛一等奖。

发挥辐射示范作用。近几年,学校承办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科研基地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文化建设”主题论坛、江苏省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课程基地成果展示活动。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农村普通高中创新人格培养研究”“思维导引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在省市成果推广应用,基于问题的有效导学、高中生物批判性思维培养、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活动与机制研究等多项教改教研成果在区域范围内交流、介绍,充分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2018年,学校成功建成泰州地区唯一的生物学科类的省级课程基地——江苏省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课程基地,学校依托该基地,努力探究育人模式的转变,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将基地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泰州地区,打造成为泰州地区生物老师的学科基地、研修中心和培训中心。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办学质量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认可,近五年,获得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论文及案例评比优秀组织奖等11项省市级及泰兴市2021-2022学年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先进集体、泰兴市军政训练工作先进单位、泰兴市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泰兴市五四红旗团委、泰兴市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比赛优秀组织奖、泰兴市法治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青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等15项泰兴市级表彰、奖励和荣誉。学校被徐州医科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等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骄人的业绩见证了泰兴三高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地提升,在社会及家长、教师、学生满意度测评中,学校综合满意度达95%以上。2021年6月,江苏卫视教育频道对我校办学成果和育人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对照督导评估标准,我们深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队伍建设、内涵提升、特色打造等方面与高品质高中的建设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以下方面尚需加以改进:

1.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学校“岗少人多”的矛盾日益加剧,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2)教师素质、专业境界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教师自主内生的发展动力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强;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进一步指导;一些教师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

(3)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新课程理念尚需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还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实验器材在理化生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学校物型文化建设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生涯规划教育不够深入,教育途径和方法还不够丰富。劳动教育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的常态化、参与的全面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4.近五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平均86.9%,未达到90%的评估标准。

5.我校办学历史短暂,没有传统办学的特色,更缺乏深厚的底蕴积淀。学校特色文化还需不断探索,追求鲜明的办学特色还面临诸多困难,办学理念的落地生根尚需经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尽管学校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困难,是挑战更是机遇。“三高力量”将驱使我们负重前行,不畏艰辛。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统整学校的发展愿景、核心价值观,统筹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发扬三高人勇于挑战、敢于拼搏的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全校上下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任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优化教学组织实施;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不断探索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不断推进教师、学生和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